生活

人到中年,去纽约跑一场马拉松

张新杰  2018-12-12 10:21:47

这不仅是一次体能和意志的自我突破 也让我从一个平日不易得的角度 打量了一次纽约

 

11月4日,2018纽约马拉松参赛者从韦拉札诺海峡大桥出发。图/视觉中国
11月4日,2018纽约马拉松参赛者从韦拉札诺海峡大桥出发。图/视觉中国

  秋日用一场马拉松丈量纽约

 

  文/张新杰

 

  本文首发于总第880期《中国新闻周刊》

 

  进入12月,美国的节日气氛逐渐浓郁。而全美各地的马拉松经过一波高峰,则渐趋平静。

 

  今年11月初,我参加了其中一场——26.2英里(42.2公里)的纽约马拉松。

 

  纽约马拉松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六大年度赛事之一(其余五个是柏林、芝加哥、东京、波士顿和伦敦马拉松),也是各国选手和长跑爱好者最向往的马拉松,可谓一席难求。

 

  纽约马拉松有四种参加方式:成绩资格、纽约路跑协会“9+1项目”、抽签和慈善。以成绩资格来说,美国业余选手的平均用时是四个半小时,但是这个成绩只够让一个70多岁老者参赛。40岁左右的人要靠实力参赛的话,必须要在被正式认证的马拉松大赛上取得2小时50分左右的成绩,这已经接近于许多国家精英选手的速度。

 

  好在,还有每年初的抽签。参加抽签的人很多,每个人只有 15% 或者说七年一次的几率。我前五次都抽签失败,时隔4年再次尝试,终于抽中,可谓来之不易。

 

  即便有如此高的门槛,纽约马拉松每年仍然吸引了众多参与者。今年就有129个国家的5万多选手参赛。

 

  第一届纽约马拉松1970年举行时,赛程很简单,就是绕中央公园跑4.5圈。1976年为庆祝美国建国200周年,纽马组委会决定把这一年的马拉松路线临时改为穿越纽约所有五个区,以彰显民众的团结一心。没想到这一改变吸引了纽约各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沿途的呐喊助威也让选手备感振奋,从此成为每年的固定路线。

 

  出发点位于韦拉札诺海峡大桥桥头。国歌演唱完后,一声炮响,数万人从斯坦顿岛一侧出发上桥。

 

  韦拉札诺大桥横跨斯坦顿岛和布鲁克林,是一座极为壮观的悬索桥,建于1964年,是纽约湾的门户标志,也是从新泽西和斯坦顿岛到肯尼迪机场的必经之路。我曾多次从桥上开车路过,也曾乘巨型邮轮从桥下经过,但还是第一次徒步过桥。

 

  韦拉札诺大桥很长很高,接近一英里的上桥之路要爬升40米,相当于13层楼的高度。从桥上俯瞰纽约湾,遥望十多公里外的曼哈顿岛及周围拱卫各区,风景极美。

 

  跑下桥,就完成了两英里赛程,进入了布鲁克林区。

 

  由于纽约最近三十多年治安不断改善,拥有发达公共交通体系的布鲁克林区迅速跃升为除曼哈顿以外纽约最热门的社区,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

 

  布鲁克林区居民非常友好,沿途欢呼声掌声不断。一个中学乐队在路边演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十分振奋人心。后来才知道,这是劳福林主教高中乐队。自1979年开始,他们每年都在第九英里处演奏电影《洛奇》主题曲《将要飞翔》,直到整个比赛结束。

 

  在威廉堡一带,经过了一段极端正统教派犹太区(犹太教派分极端正统教派、正统教派、保守派和改革派)。接近两英里的赛程内,没有一个人观看助威,一路非常安静,只有周围数百上千人的跑步声可闻。路边只见高门厚墙的犹太会堂,偶有一两个行人,皆身着黑衣黑帽,留着大胡子和卷发耳鬓,牵着小孩,目不斜视地走自己的路。

 

  布鲁克林段的距离超过十英里,是纽约五个区里最长的一段,也是整个赛程中最平坦的一段。因为是在前半马,也是大家步速最快的一段。

 

  半马(13.1英里)之后,穿过一座名叫普拉斯基的毫不起眼的大桥,就进入了皇后区的长岛市。

 

  此长岛不是大家常说的那个长岛,而是皇后区的一个小镇,和曼哈顿仅一河之隔,公共交通非常便利。最近,亚马逊从一百多座候选城市里选中长岛为其第二总部所在地。

 

  在皇后区跑了两英里后,就转上通往曼哈顿的皇后区大桥。这是一座长而古老的大桥,横跨东河,穿过河中间的罗斯福岛,进入曼哈顿。

 

  虽然皇后区大桥没有韦拉札诺大桥那么高,但因为已经跑了15英里,上桥的那一段相当艰苦。围观群众不能上桥,长达一英里的桥上没有任何鼓掌和喝彩;也没有阳光,因为上面还有一层铁路桥。地铁驶过铁路桥的隆隆声过后,更让人感到一种怪异的安静。

 

  下了桥,进入曼哈顿,沿着第一大道一路向北,跑3.5英里,穿过威利斯大道大桥,就进入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区内的跑程很短,只有一英里多。过了曼迪逊大道大桥,又将回到曼哈顿。

 

  这时已经跑了21英里(约37公里),真心不愿再上桥了,看到观众挂的牌子“这是最后一座可恶的桥——你马上就要到了”,感觉真是说到心里,也让人看到了希望。

 

  下了桥,转个弯,中城的帝国大厦远远就在前方。现在只要一路向南跑,很快就会到达中央公园,再过五英里就是终点!

 

  果然,跑了没多久,就看见路边逐渐升起的山石,进入了中央公园区。

 

  中央公园是纽约这座繁华都市里一个令人称奇的天然公园,其中的山体与湖泊基本上源于原初的花岗岩地貌,而不是出于人工雕琢。公园里也有一些顺势而建的法式喷泉和花园,但并不掩其自然之美。公园两侧更有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博物馆群,包括大都市艺术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园内总有各国游客,更不乏身影矫健的跑步者,充满一种优美而又向上的气息。

 

  以前我在附近上班时,常利用中午时间来这里跑步,绕着中央的杰奎琳·肯尼迪水库跑5公里,或者下班后绕着整个公园跑一圈(约10公里)。

 

  公园是完全免费的,市政开销有限,维护费用大量依赖于一代又一代的私人捐助。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和大通银行总裁都曾捐赠数百万美元,对冲基金富豪约翰·保尔逊2012年的一亿美元捐赠是其中最慷慨的。

 

  这是马拉松的最后一段了。路上看到多人腿抽筋,有停下来原地拉伸的,有互相搀扶着往前慢跑的,还有被担架抬走的。但曼哈顿观众的热情和中央公园的秋色让人非常鼓舞,绝大部分人还是奋力往前。

 

  助威的行列中有一支日裔腰鼓队,鼓声整齐,节奏有力。四年前在费城第一次跑马拉松时,也是在一个大坡前遇到当地一支日裔腰鼓队,他们的鼓声和热情的笑容,至今犹记。

 

  从中央公园南侧右转,就上了宽阔的59街。59街和位于中央公园东侧的第五大道相交的这一带,是纽约最高贵的地段。纽约的许多公寓不是有钱就能住得进或买得到的,更不用提这里的公寓了。位于59街和第五大道交叉路口的广场大酒店旁,有一个没有招牌的高级公寓,据说当年麦当娜演艺事业如日中天时想在这里买一个寓所而遭拒绝,因为其他住户认为这有损他们的形象。

 

  进入最后一英里了,我顿时忘了腿痛,加快了速度。可惜的是,在这里错过了在寒风中等候多时的家人。

 

  沿着59街到达哥伦布圆环,右转进入中央公园西侧,终点已在望,路边密布的旌旗迎风招展。经过最后300米的冲刺,终于跨过了终点线,用时4小时5分钟。

 

  回想起来,这不仅是一次体能和意志的自我突破,也让我从一个平日不易得的角度打量了一次纽约。跨越五座大桥,穿过五个区,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纽约市民:整齐划一的日裔拉拉队、提供免费香蕉的拉丁族裔、完全不为盛会所动的极端正统犹太人……他们都在这样一个地方,寻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如今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真的祈望上天能守护这一份确定之幸。


责任编辑:郭惠芬